投诉建议

投诉建议

类型:

内容:

联系人:

联系方式:

提交

节水“硬指标”如何化为高质量发展“软实力”?看徐州出招!

发布时间: 2025-07-01
浏览量: 48

徐州地处沂沭泗流域中下游,南北气候过渡带,降水时空分布不均,作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/6的严重缺水城市,徐州每年要从外地调入相当于30个云龙湖的水,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。

面对缺水状况,近年来,徐州市积极践行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,坚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深入推动用水方式转变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相继建成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市和首批国家级节水型城市,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

s_f3f5e7612e074a2a96b961a6421c7d5f.png

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


作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市,近年来,徐州先后出台《徐州市城乡供水条例》《徐州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》,修订《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》《徐州市节约用水条例》,将计划用水管理覆盖至年用水量6000立方米以上非居民用户,累计下达近2400家用水计划,实现从“有水就用”到“量水而行”的根本转变。

徐州通过构建“天上看、地上查、网上管”的立体化监管体系,已累计封停地下水井1469眼,年压采量达2亿立方米,徐州市地下水均在国控蓝线范围内。

在制度的刚性约束下,去年徐州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24.7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.629,节水“硬指标”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“软实力”。

在徐州,节水不仅是责任,更能转化为“真金白银”的经济效益。

2024年,睢宁县、徐州经开区完成水权交易试点工作,通过市场机制对水资源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,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的制度性安排。

此外,徐州还积极探索“水权贷”“节水贷”等绿色金融模式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发放水权贷47笔、盘活资金9.29亿元,节水从“政府推动”走向“市场驱动”。

s_67e978ba866645fbbde6170b637ddff3.png

科技成为节水“最强引擎”


在华润电力有限公司中控室,大屏上实时跳动的循环水数据引人注目。

作为徐州地区目前唯一消纳中水的大型火电厂,“火电厂智慧循环水网研究及应用项目”是其节水技术创新的代表。通过自动化定量调配水源、在线监测浓缩倍率等技术,该项目年节水量达300万吨,相当于1500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。

“通过水质在线监测、自动补排水等先进技术,实现了水质的稳定,大大提高了循环水的浓缩倍率,从而显著降低了耗水量。”华润电力工作人员介绍道,智慧化改造让这个曾经的“用水大户”变身成了“节水标杆”。

与此同时,高校的节水科技同样亮眼。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,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将全校供水管网“一张图”实现可视化管理。学校污水处理项目设计规模更是达到了日处理污水4800吨,再生水100%回用于学校的生活冲厕、绿化灌溉等,年节水超80万立方米。漫步校园,清澈的镜湖倒映着教学楼,湖内养殖的生态鱼每年捕捞后免费供师生食用,节水工程与生态景观实现“美美与共”。

徐州制造业的节水革新也是亮点纷呈。在中环领先(徐州)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,RO浓水回用技术让高盐废水“变废为宝”,年回收水量达15.9万立方米;青岛啤酒彭城公司通过改造糖化换热器、真空泵冷却水循环系统等,单位产品耗水量降至2.43立方米/千升,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“硬核”技术的背后,是徐州累计建成970家节水载体、5家省级水效“领跑者”的生动实践,科技正成为节水攻坚的“最强引擎”。


节约用水人人都是主角


“请大家猜猜,家庭节水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?”日前,在云龙区骆驼山街道节水宣传活动现场,志愿者一边发放节水宣传物资一边提问,台下居民纷纷抢答。从机关单位到社区学校,从线下展览到线上直播,节水宣传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。

节水意识的提升,正转化为细微处的行动自觉。在鼓楼区苏电社区,72岁的居民王大爷介绍着他的“节水经”:用淘米水浇花、洗衣水冲厕,家里的老式马桶也换上了节水型水箱。

“每月水费比过去少了近一半,节水就是省钱。”老人的话语朴素却深刻。数据显示,徐州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已降至8.91%,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.88%。成果背后,正是数百万市民用点滴行动汇聚的节水力量。

从制度创新到科技突破,从企业转型到全民参与,徐州的节水实践勾勒出一条“政府主导、市场驱动、科技支撑、全民参与”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



分类名称
新闻资讯